文艺生活
首页 > 文化建设 > 文艺生活
刘珊珊随笔:一座寺 一座山 一场禅意之旅
“净土何年寺,松涛泻半空。直从天上落,不与世间同。胜概闻云久,幽寻恨未通。登高望何极,难过夕阳红。”清代进士吴西川在诗中对净土寺这样赞道。
坐落于天水的净土寺,古称曼殊寺,与全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相邻。寺院始建于唐末宋初,建筑面积6300多平方米,是陇东地区最大的梵学殿堂。相传,唐三藏从长安出发,经丝绸之路取经的第一站即是此地。围绕在净土寺周围的十八座山峰,宛如片片绽放的莲花,形成一幅绿海拥宝莲的绝美画卷,净土寺也因此有了“佛降宝莲祥瑞地”的美誉。
作为北方寺庙的净土寺,差别于南方寺庙的黄色墙体,它以红墙作为外墙,凸显庄重与严谨、大气与华美。寺院内红瓦黄墙的殿宇依山势而建,鳞次栉比,崎岖狼籍。其庙内建筑作风还蕴含着江南韵味,精美的木雕、石雕和壁画随处彰显精巧新奇,一草一木都像是设计好的,与建筑相得益彰,越往深处走,越能领略到美轮美奂的寺庙之美。
初秋时节,云海在寺庙间萦绕,这里山清水秀,林茂洞幽,阵阵山风吹来,松涛阵阵,如龙吟虎啸、万马奔腾,形成了被列为秦州十景之一的“净土松涛”奇景。伴着山花芳香,鸟语清脆,漫步寺内,犹如迈入人间仙境,莫名感受到焦躁的内心获得了片刻的平静。古木参天,梵音缭绕,每一砖每一瓦都透露着古朴与宁静。漫步青石板上,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,让心灵得以彻底地舒缓与松开。净土寺不可是一处释教圣地,更是一个能让人心灵平静、与自然共处的好地方。
立足当下,“一念心清净,莲花随处开”,留肺腑间一丝清净,守心脾内方寸净土。(人力资源治理部 刘珊珊)
编辑:达文娟